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国产老肥熟xxxx,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您好,歡迎訪問本站! 管理員登錄
  • 1、問稅網,打造一站式財稅知識學習平臺,人人皆可學,處處時時皆能學。
  • 2、本站每天更新最新的稅收政策和最新的熱點問答,保持知識始終是“新”的。

研發費加計扣除專題

研發費加計扣除專題

整理:張小勇


說明:本文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從政策層面進行了系統完整的整理和說明,拿來即用,如需查看,請掃碼支付,謝謝支持。

[GuestBuy]


目錄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 1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 關于企業委托境外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 2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 3

[財稅〔2015119]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 3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 7

關于《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的解讀 9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

財稅〔2018〕99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科技廳(局),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科技局:
  為進一步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科技創新,現就提高企業研究開發費用(以下簡稱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1日至202012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二、企業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其他政策口徑和管理要求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企業委托境外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64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等文件規定執行。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
  2018年920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 關于企業委托境外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201864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科技廳(局),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科技局:

 

  為進一步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現就企業委托境外進行研發活動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以下簡稱研發費用)企業所得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通知如下:
  一、委托境外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按照費用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發費用。委托境外研發費用不超過境內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三分之二的部分,可以按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加計扣除。
  上述費用實際發生額應按照獨立交易原則確定。委托方與受托方存在關聯關系的,受托方應向委托方提供研發項目費用支出明細情況。
  二、委托境外進行研發活動應簽訂技術開發合同,并由委托方到科技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登記。相關事項按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管理辦法及技術合同認定規則執行。
  三、企業應在年度申報享受優惠時,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修訂后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3)的規定辦理有關手續,并留存備查以下資料:
  (一)企業委托研發項目計劃書和企業有權部門立項的決議文件;
  (二)委托研究開發專門機構或項目組的編制情況和研發人員名單;
  (三)經科技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的委托境外研發合同;
  (四)“研發支出”輔助賬及匯總表;
  (五)委托境外研發銀行支付憑證和受托方開具的收款憑據;
  (六)當年委托研發項目的進展情況等資料。
  企業如果已取得地市級(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鑒定意見,應作為資料留存備查。
  四、企業對委托境外研發費用以及留存備查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承擔法律責任。
  五、委托境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其他政策口徑和管理要求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
財稅〔2015〕119)、《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7〕34)、《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等文件規定執行。
  六、本通知所稱委托境外進行研發活動不包括委托境外個人進行的研發活動。
  七、本通知自2018年11日起執行。財稅〔2015119號文件第二條中“企業委托境外機構或個人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不得加計扣除”的規定同時廢止。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
2018年625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

財稅〔2017〕34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科技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科技局:

 

  為進一步激勵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科技創新,現就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以下簡稱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7年11日至201912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二、科技型中小企業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其他政策口徑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規定執行。

 

   三、科技型中小企業條件和管理辦法由科技部、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另行發布。科技、財政和稅務部門應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及時共享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相關信息,加強協調配合,保障優惠政策落實到位。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

 

2017年52

 

 

[財稅〔2015119]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

 

財稅〔2015〕119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科技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科技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精神,更好地鼓勵企業開展研究開發活動(以下簡稱研發活動)和規范企業研究開發費用(以下簡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執行,現就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研發活動及研發費用歸集范圍

 

  本通知所稱研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系統性活動。

 

  (一)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

 

  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本年度實際發生額的50%,從本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研發費用的具體范圍包括:

 

  1.人員人工費用。

 

  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

 

  2.直接投入費用。

 

  (1)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2)用于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制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

 

  (3)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以及通過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租賃費。

 

  3.折舊費用。

 

  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

 

  4.無形資產攤銷。

 

  用于研發活動的軟件、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包括許可證、專有技術、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攤銷費用。

 

  5.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新藥研制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6.其他相關費用。

 

  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如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研發成果的檢索、分析、評議、論證、鑒定、評審、評估、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代理費,差旅費、會議費等。此項費用總額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

 

  7.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費用。

 

  (二)下列活動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1.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

 

  2.對某項科研成果的直接應用,如直接采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識等。

 

  3.企業在商品化后為顧客提供的技術支持活動。

 

  4.對現存產品、服務、技術、材料或工藝流程進行的重復或簡單改變。

 

  5.市場調查研究、效率調查或管理研究。

 

  6.作為工業(服務)流程環節或常規的質量控制、測試分析、維修維護。

 

  7.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方面的研究。

  二、特別事項的處理

  1.企業委托外部機構或個人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按照費用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托方研發費用并計算加計扣除,受托方不得再進行加計扣除。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實際發生額應按照獨立交易原則確定。

 

  委托方與受托方存在關聯關系的,受托方應向委托方提供研發項目費用支出明細情況。

 

  企業委托境外機構或個人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不得加計扣除。【本條已被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 關于企業委托境外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64 廢除】

 

  2.企業共同合作開發的項目,由合作各方就自身實際承擔的研發費用分別計算加計扣除。

 

  3.企業集團根據生產經營和科技開發的實際情況,對技術要求高、投資數額大,需要集中研發的項目,其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可以按照權利和義務相一致、費用支出和收益分享相配比的原則,合理確定研發費用的分攤方法,在受益成員企業間進行分攤,由相關成員企業分別計算加計扣除。

 

  4.企業為獲得創新性、創意性、突破性的產品進行創意設計活動而發生的相關費用,可按照本通知規定進行稅前加計扣除。

 

  創意設計活動是指多媒體軟件、動漫游戲軟件開發,數字動漫、游戲設計制作;房屋建筑工程設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為三星)、風景園林工程專項設計;工業設計、多媒體設計、動漫及衍生產品設計、模型設計等。

  三、會計核算與管理

 

  1.企業應按照國家財務會計制度要求,對研發支出進行會計處理;同時,對享受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按研發項目設置輔助賬,準確歸集核算當年可加計扣除的各項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進行多項研發活動的,應按照不同研發項目分別歸集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

 

  2.企業應對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分別核算,準確、合理歸集各項費用支出,對劃分不清的,不得實行加計扣除。

 

  四、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行業

  1.煙草制造業。

  2.住宿和餐飲業。

  3.批發和零售業。

  4.房地產業。

  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6.娛樂業。

  7.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行業。

 

  上述行業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4754-2011)》為準,并隨之更新。

  五、管理事項及征管要求

  1.本通知適用于會計核算健全、實行查賬征收并能夠準確歸集研發費用的居民企業。

  2.企業研發費用各項目的實際發生額歸集不準確、匯總額計算不準確的,稅務機關有權對其稅前扣除額或加計扣除額進行合理調整。

  3.稅務機關對企業享受加計扣除優惠的研發項目有異議的,可以轉請地市級(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出具鑒定意見,科技部門應及時回復意見。企業承擔省部級(含)以上科研項目的,以及以前年度已鑒定的跨年度研發項目,不再需要鑒定。

  4.企業符合本通知規定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條件而在201611日以后未及時享受該項稅收優惠的,可以追溯享受并履行備案手續,追溯期限最長為3年。

  5.稅務部門應加強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后續管理,定期開展核查,年度核查面不得低于20%

  六、執行時間

  本通知自2016年11日起執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8116號)和《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370號)同時廢止。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

 

  2015年112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以下簡稱稅法)、《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以下簡稱《通知》)規定,現就落實完善研究開發費用(以下簡稱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公告如下:
  一、研究開發人員范圍 
  企業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研究人員是指主要從事研究開發項目的專業人員;技術人員是指具有工程技術、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中一個或一個以上領域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參與研發工作的人員;輔助人員是指參與研究開發活動的技工。
企業外聘研發人員是指與本企業簽訂勞務用工協議(合同)和臨時聘用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
  
二、研發費用歸集
  (一)加速折舊費用的歸集 
  企業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符合稅法規定且選擇加速折舊優惠政策的,在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時,就已經進行會計處理計算的折舊、費用的部分加計扣除,但不得超過按稅法規定計算的金額。
  (二)多用途對象費用的歸集 
  企業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和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無形資產,同時從事或用于非研發活動的,應對其人員活動及儀器設備、無形資產使用情況做必要記錄,并將其實際發生的相關費用按實際工時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計扣除。
  (三)其他相關費用的歸集與限額計算 
  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進行多項研發活動的,應按照不同研發項目分別歸集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在計算每個項目其他相關費用的限額時應當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他相關費用限額=《通知》第一條第一項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中的第1項至第5項的費用之和×10/(1-10%)
  當其他相關費用實際發生數小于限額時,按實際發生數計算稅前加計扣除數額;當其他相關費用實際發生數大于限額時,按限額計算稅前加計扣除數額。
  (四)特殊收入的扣減 
  企業在計算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時,應扣減已按《通知》規定歸集計入研發費用,但在當期取得的研發過程中形成的下腳料、殘次品、中間試制品等特殊收入;不足扣減的,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按零計算。
  企業研發活動直接形成產品或作為組成部分形成的產品對外銷售的,研發費用中對應的材料費用不得加計扣除。
  (五)財政性資金的處理 
  企業取得作為不征稅收入處理的財政性資金用于研發活動所形成的費用或無形資產,不得計算加計扣除或攤銷。
  (六)不允許加計扣除的費用 
  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稅主管部門規定不允許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費用和支出項目不得計算加計扣除。
  已計入無形資產但不屬于《通知》中允許加計扣除研發費用范圍的,企業攤銷時不得計算加計扣除。
  
三、委托研發 
  企業委托外部機構或個人開展研發活動發生的費用,可按規定稅前扣除;加計扣除時按照研發活動發生費用的80%作為加計扣除基數。委托個人研發的,應憑個人出具的發票等合法有效憑證在稅前加計扣除。
  企業委托境外研發所發生的費用不得加計扣除,其中受托研發的境外機構是指依照外國和地區(含港澳臺)法律成立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受托研發的境外個人是指外籍(含港澳臺)個人。
  四、不適用加計扣除政策行業的判定 
  《通知》中不適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行業的企業,是指以《通知》所列行業業務為主營業務,其研發費用發生當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按稅法第六條規定計算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和投資收益的余額50%(不含)以上的企業。
 
 五、核算要求 
  企業應按照國家財務會計制度要求,對研發支出進行會計處理。研發項目立項時應設置研發支出輔助賬,由企業留存備查;年末匯總分析填報研發支出輔助賬匯總表,并在報送《年度財務會計報告》的同時隨附注一并報送主管稅務機關。研發支出輔助賬、研發支出輔助賬匯總表可參照本公告所附樣式(見附件)編制。
  
六、申報及備案管理 
  (一) 企業年度納稅申報時,根據研發支出輔助賬匯總表填報研發項目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情況歸集表(見附件),在年度納稅申報時隨申報表一并報送。
  (二)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實行備案管理, “備案資料”和“主要留存備查資料” 按照本公告規定執行外,其他備案管理要求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76號)的規定執行。
  (三) 企業應當不遲于年度匯算清繳納稅申報時,向稅務機關報送《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備案表》和研發項目文件完成備案,并將下列資料留存備查:
  1.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計劃書和企業有權部門關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立項的決議文件;
  2.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專門機構或項目組的編制情況和研發人員名單;
  3.經科技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的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的合同;
  4.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和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無形資產的費用分配說明(包括工作使用情況記錄);
  5.集中研發項目研發費決算表、集中研發項目費用分攤明細情況表和實際分享收益比例等資料;
  6.“研發支出”輔助賬;
  7.企業如果已取得地市級(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鑒定意見,應作為資料留存備查;
  8.省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資料。
  
七、后續管理與核查 
  稅務機關應加強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企業的后續管理和監督檢查。每年匯算清繳期結束后應開展核查,核查面不得低于享受該優惠企業戶數的20%。省級稅務機關可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具體核查辦法或工作措施。
  
八、執行時間 
  本公告適用于2016年度及以后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特此公告。

  附件:1.
自主研發“研發支出”輔助賬
     2.
委托研發“研發支出”輔助賬
     3.
合作研發“研發支出”輔助賬
     4.
集中研發“研發支出”輔助賬
     5.
“研發支出”輔助賬匯總表
     6.
研發項目可加計扣除研究開發費用情況歸集表

 

國家稅務總局 
2015年1229

關于《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的解讀

 

2016年0108日????來源: 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

 

  一、公告出臺背景
  為進一步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有效促進企業研發創新活動,1021日國務院第109次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完善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根據國務院決定,1030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科技部制定下發了《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以下簡稱《通知》),對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進行了明確。為進一步明確政策執行口徑,保證優惠政策的貫徹實施,根據現行企業所得稅法及通知的規定,制訂本公告。
 
 二、公告主要內容
  (一)明確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范圍
  公告明確研發人員包括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和輔助人員三類。研發人員既可以是本企業的員工,也可以是外聘的。外聘研發人員明確為與本企業簽訂勞務用工協議(合同)或臨時聘用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勞務派遣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輔助人員也包括在內。上述人員中的輔助人員不應包括為研發活動從事后勤服務的人員。
  (二)明確同時享受加速折舊的固定資產加計扣除折舊額的計算
  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可按規定享受加計扣除,因此公告明確,企業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符合稅法規定且選擇享受加速折舊優惠政策的,在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時,就已經進行會計處理計算的折舊、費用的部分加計扣除,且不得超過按稅法規定計算的金額。
  例1:甲汽車制造企業201512月購入并投入使用一專門用于研發活動的設備,單位價值1200萬元,會計處理按8年折舊,稅法上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為10年,不考慮殘值。甲企業對該項設備選擇縮短折舊年限的加速折舊方式,折舊年限縮短為6年(10×60%=6)。2016年企業會計處理計提折舊額150萬元(1200/8=150),稅收上因享受加速折舊優惠可以扣除的折舊額是200萬元(1200/6=200),申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時,就其會計處理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150萬元可以進行加計扣除75萬元(150×50%=75)。若該設備8年內用途未發生變化,每年均符合加計扣除政策規定,則企業8年內每年均可對其會計處理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150萬元進行加計扣除75萬元。
  例2:接上例,如企業會計處理按4年進行折舊,其他情形不變。則2016年企業會計處理計提折舊額300萬元(1200/4=300),稅收上可扣除的加速折舊額為200萬元(1200/6=200),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時,對其在實際會計處理上已確認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但未超過稅法規定的稅前扣除金額200萬元可以進行加計扣除100萬元(200×50%=100)。若該設備6年內用途未發生變化,每年均符合加計扣除政策規定,則企業6年內每年均可對其會計處理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200萬元進行加計扣除100萬元。
  (三)明確多用途對象的費用歸集要求
  考慮到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同時也會承擔生產經營管理等職能,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無形資產同時也會用于非研發活動,《通知》對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不再強調“專門用于”。為有效劃分這類情形,公告明確,企業應對此類人員活動情況及儀器、設備、無形資產的使用情況做必要記錄,并將其實際發生的相關費用按實際工時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計扣除。
  (四)明確其他相關費用的歸集與限額計算
  研發費用的歸集范圍除其他相關費用外僅限于《通知》列舉的項目,考慮到其他相關費用名目不一,不能窮盡列舉,因此《通知》參照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的相關規定,明確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它相關費用,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公告進一步明確了該限額的計算:應按項目分別計算,每個項目可加計扣除的其他相關費用都不得超過該項目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按照《通知》規定,假設某一研發項目的其他相關費用的限額為X,《通知》第一條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中的第1項至第5項費用之和為Y,那么X =X+Y)×10%,即X=Y×10%/(1-10%)
  例:某企業2016年進行了二項研發活動ABA項目共發生研發費用100萬元,其中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12萬元,B共發生研發費用100萬元,其中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8萬元,假設研發活動均符合加計扣除相關規定。A項目其他相關費用限額=100-12)×10%/(1-10%)=9.78,小于實際發生數12萬元,則A項目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應為97.78萬元(100-12+9.78=97.78)。B項目其他相關費用限額=100-8)×10%/(1-10%)=10.22,大于實際發生數8萬元,則B項目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應為100萬元。
  該企業2016年可以享受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為98.89萬元[97.78+100)×50%=98.89]
  (五)明確特殊收入應扣減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
  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可按規定享受加計扣除政策,實務中常有已歸集計入研發費用、但在當期取得的研發過程中形成的下腳料、殘次品、中間試制品等特殊收入,此類收入均為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收入,應沖減對應的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為簡便操作,公告明確,此類收入應沖減當期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不足沖減的,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按零計算。
  生產單機、單品的企業,研發活動直接形成產品或作為組成部分形成的產品對外銷售,產品所耗用的料、工、費全部計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不符合政策鼓勵本意。考慮到材料費用占比較大且易于計量,為強化政策導向,公告明確,研發活動直接形成產品或作為組成部分形成的產品對外銷售的,研發費用中對應的材料費用不得加計扣除。
  (六)明確財政性資金用于研發形成的研發費支出不得加計扣除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企業的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或者資產,不得扣除或者計算對應的折舊、攤銷扣除。據此,《公告》明確,企業取得作為不征稅收入處理的財政性資金用于研發活動所形成的費用或無形資產,不得計算加計扣除。未作為不征稅收入處理的財政性資金用于研發活動所形成的費用或無形資產,可按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七)明確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的基本要求
  研發費用的核算無論是計入當期損益還是形成無形資產,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都應屬于《通知》及公告規定的范圍,同時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稅務總局的稅前扣除的相關規定,即不得稅前扣除的項目也不得加計扣除。對于研發支出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其攤銷年限應符合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即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于10年。
  (八)明確委托開發過程中委托方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金額
  委托開發情形下,考慮到涉及商業秘密等原因,《通知》規定,企業委托外部機構或個人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按照費用實際發生額的80%由委托方加計扣除,受托方不得再進行加計扣除;除關聯方外委托方加計扣除時不再需要提供研發項目的費用支出明細情況。公告進一步明確,委托方發生的費用,可按規定全額稅前扣除;加計扣除時按照委托方發生費用的80%計算加計扣除。公告特別強調委托個人研發的,應憑個人出具的發票等合法有效憑證計算稅前加計扣除。
  《通知》規定企業委托境外研發不得加計扣除,公告進一步對受托研發的境外機構或個人的范圍作了解釋,受托研發的境外機構是指依照外國和地區(含港澳臺)法律成立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受托研發的境外個人是指外籍(含港澳臺)個人。
  (九)明確不適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行業企業的具體判定
  《通知》列明了不適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七個行業,考慮到當前企業經營多元化的情況,為合理判斷納稅人所屬行業,《公告》明確,《通知》所列七個行業企業是指以上述行業業務為主營業務,其研發費用發生當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按稅法第六條規定計算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和投資收益的余額50%(不含)以上的企業。
  (十)明確研發項目輔助賬的式樣及日常管理
  《通知》規定對享受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按研發項目設置輔助賬,準確歸集核算當年可加計扣除的各項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為引導企業準確核算,同時便于稅務機關后續管理與核查,公告對允許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項目設置了“研發支出”輔助賬和“研發支出”輔助帳匯總表樣式,企業在研發項目立項時參照樣式設置研發支出輔助賬,年末按樣式填報“研發支出”輔助帳匯總表。
  (十一)明確企業享受加計扣除優惠的申報及備案管理
  為保證優惠政策正確執行,公告明確,年度納稅申報時,根據研發支出輔助賬匯總表,填報研發項目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情況歸集表,在年度納稅申報時隨申報表一并報送。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實行備案管理, 除“備案資料”和“主要留存備查資料” 按照本公告規定執行外,其他備案管理要求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76號)的規定執行。
  根據《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管理辦法》(國科發政字〔200063號)第六條規定,未申請認定登記和未予登記的技術合同,不得享受國家對有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規定的稅收、信貸和獎勵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據此,涉及委托、合作研究開發的合同需經科技主管部門登記,該資料需要留存備查。
  若企業的研發項目已取得地市級(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鑒定意見,也應作為資料留存備查。
  (十二)明確稅務機關強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后續管理與核查要求
  為進一步落實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的工作要求,《通知》要求稅務部門加強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后續管理,公告進一步提出了后續管理的具體要求,即每年匯算清繳期結束后應開展核查,核查面不得低于享受該優惠企業戶數的20%。省級稅務機關可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具體核查辦法或工作措施。
  (十三)明確施行時間
  與《通知》的執行時間相一致,公告適用于2016年度及以后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GuestBuy]


<menuitem id="4wobd"></menuitem>
<td id="4wobd"></td>

      <th id="4wobd"></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