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發〔2006〕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廳(局)、農委(辦)、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商務主管部門、國稅局、地稅局,人民銀行各分行、營業管理部,證監會各派出機構、供銷合作社:
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對于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創新農業經營體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農村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中一件帶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1號),現就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ㄒ唬﹪@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
按照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的戰略部署和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發展農業產業化,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新農村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為統領,以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為主要任務,以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和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為關鍵,以完善帶動農戶的組織制度和利益聯結機制為核心,以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為基礎,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產品競爭力增強,堅持科技先導,創新體制機制,重點發展精深加工,通過市場引導、龍頭帶動、農民參與、政策扶持、政府服務,全面提高農民組織化、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水平。
(二)“十一五”時期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要目標
——龍頭企業集群有大發展。重點在玉米加工制品、乳制品、肉類制品、果品、蔬菜等已具備一定基礎的產業率先實現突破,發展壯大一批競爭力強和市場占有率高的龍頭企業集群,形成大中小型龍頭企業共同發展格局,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和超過50億元的龍頭企業。
——農產品加工水平有大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比重明顯增加,產業鏈條明顯延長,產品附加值明顯提高,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農產品加工率達到50%以上。
——農產品品牌建設有大突破。廣泛采用國際國內先進標準,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科技水平顯著提高。培育一大批優質、高效、安全、生態名牌產品,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食品類產品達到綠色食品標準,培育馳名商標100個以上。
——產業化經營帶動能力有大提升。扶持發展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中介服務組織,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和經營機制,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力爭一大批農戶進入農業產業化經營領域,農戶來自產業化經營的收入明顯增加。
——農產品原料生產基地建設有大進展。建設一大批優質專用農產品生產基地,提高農產品品質,滿足龍頭企業加工需要,帶動農戶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
?。ㄈ┌l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抓住發展機遇、提高發展質量,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在實際工作中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家庭承包經營既是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又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礎。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始終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切實維護好農戶的土地承包權、經營權和使用權,讓農戶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有效的服務和更多的實惠。
——堅持遵循市場規律。要充分尊重龍頭企業、中介組織和農戶的市場主體地位,發揮市場機制對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建設生產基地、培育龍頭企業,要充分考慮市場前景、當地資源條件和技術可行性,立足提高現有生產能力,不盲目鋪攤子,搞低水平重復。建立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要尊重各方意愿,鼓勵多樣性,不搞“一刀切”。
——堅持因地制宜。要區分不同地區、不同發展階段的情況,實行分類指導,整體推進。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探索適合本地區實際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路子,不搞形式主義。
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工作重點
?。ㄋ模┩晟妻r業產業化經營機制。這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核心,要始終堅持為農民服務的方向。一是鼓勵產業化經營組織與農戶簽訂產銷合同,確定最低收購保護價,通過開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等方式,為農戶提供種養技術、市場信息、生產資料和產品銷售等多種服務。二是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規范合同內容,明確權利責任,提高訂單履約率,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形成相對穩定的購銷關系。三是鼓勵龍頭企業采取設立風險資金、利潤返還等多種形式,與農戶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關系。四是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入股,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與龍頭企業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無論采取哪種利益聯結方式,都要遵循自主自愿、平等互利、風險共擔的原則,充分考慮農業產業特點、市場發育狀況、企業經營能力和農民的認識程度等因素。
(五)培育龍頭企業和企業集群示范基地。要圍繞農產品優勢產業帶建設,抓緊建立一批產業關聯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強、規模集約水平高、輻射帶動面廣的龍頭企業集群示范基地。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培育壯大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依托農產品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區域,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綜合效益。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優先使用國內原料和機械裝備。支持具有比較優勢的龍頭企業,以資本運營和優勢品牌為紐帶,盤活資本存量,整合資源要素,開展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聯合與合作,組建企業集團,推進優勢產品向優勢企業集中、優勢企業向優勢產業和優勢區域集聚。鼓勵有條件的龍頭企業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爭取上市融資,增強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力。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要強化公司責任,當守法經營、誠信經營的模范,不斷密切與農戶的利益聯結關系,把發展農村經濟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任務,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六)發展農村各類中介服務組織。積極鼓勵龍頭企業、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村能人以及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創辦或領辦各類中介服務組織,培育和扶持專業大戶和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引導農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則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實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鼓勵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開展跨區域經營,壯大自身實力,增強服務功能。進一步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試點范圍,認真總結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和“農產品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的經驗。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建立有序的行業自律機制,維護行業內企業和農戶的合法權益。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建立為農戶服務的各種服務組織。
(七)加強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各地要制定完善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結合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和龍頭企業加工需要,突出重點,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建設專業化、規模化、優質化、標準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將推進“一村一品”納入基地建設,積極發展品質優良、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在農戶家庭經營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使家庭承包經營的優越性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優勢有機結合、相互促進,提高農業的規模效益。鼓勵和支持東部地區的龍頭企業積極參與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到中西部地區建設生產基地,把當地的資源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經營優勢。圍繞基地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土地整治、道路交通、流通設施、通訊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盡快建立并完善與基地生產相配套的信息化服務、動植物防疫檢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八)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以優質專用、無公害及綠色食品為目標,盡快修訂和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產地環境標準、生產技術規范,按照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的要求,建立起一整套與國際接軌的標準體系。引導基地生產推進綠色、無公害、有機產品產地、基地認證,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建立農產品質檢制度和生產記錄等可追溯制度,完善質檢手段,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龍頭企業要率先實現標準化生產,逐步推行ISO9000、ISO14000、HACCP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加快與國際接軌步伐。嚴格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通過定量包裝、標識標志、商品條碼等手段,加速推行農產品流通領域的標準化管理。支持龍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提高產品質量檔次,創立一批在市場上叫得響、占有率高的名牌產品。
?。ň牛娀萍紕撔履芰?。結合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抓緊構建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體系和推廣應用平臺,重點突破一批重大、共性的關鍵技術,培育科技人才隊伍,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龍頭企業要加快技術開發和技術創新,改進加工工藝,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斷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和產品檔次。積極構建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發機構,對關鍵技術開展聯合攻關,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用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以科技創新推進產業升級。要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力組織實施農業品種、技術更新工程,加速品種技術更新步伐。加強與農技推廣服務部門的合作,大力推進農民就業培訓和“綠色證書”工程,使龍頭企業成為農業科技入戶和培訓農民的有效載體。
?。ㄊ╅_拓國內外市場。龍頭企業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主動參與國際國內分工與協作,有序開拓國內外市場。要研究制定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的扶持政策,積極培育大型流通龍頭企業,在大宗、重要農產品主產地、集散地,培育和發展一批有規模、有影響的農產品綜合或專業市場,加快農村流通服務業的發展。大力發展外向型龍頭企業,引導龍頭企業加強對國際市場行情和國際貿易政策的收集研究,優化貿易商品結構。龍頭企業要不斷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大力開拓國外市場,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同時還要積極開展跨國投資經營,充分利用國外農業資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開辟新的市場空間。
(十一)實現可持續發展。積極探索農業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徑,切實轉變增長方式,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可持續發展。要發展綠色經濟,把基地建設與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加大農業污染防治力度;發展集約經濟,提高農業的有機構成,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發展生物質經濟,推動農產品初加工后的副產品及其有機廢棄物的系列開發,實現增值增效;發展循環經濟,鼓勵龍頭企業使用節電、節油農業機械和農產品加工設備,努力實現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促進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和非再生資源的節約利用。龍頭企業要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對職工開展安全教育培訓,確保企業生產安全。
三、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扶持力度
?。ㄊ┘哟筘斦С至Χ取8骷壺斦块T要逐步增加扶持農業產業化的資金投入,重點支持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的培訓、技術、信息服務以及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等。對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貸款可以給予適當貼息,對能帶動當地主導產業發展的大型農業產業化項目,各級政府在資金上要給予重點支持。研究并支持通過龍頭企業資助農戶參加農業保險,并對生鮮農產品的生產與流通,率先進行農業保險試點。
?。ㄊ┘哟笸顿Y支持力度。要整合各類農業投入資金,構建完善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投融資體系,形成多方推進的合力。農業綜合開發資金要采取有償無償相結合、投資參股或貸款貼息等方式,繼續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扶持力度。要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和外國資本投入農業產業化經營,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
?。ㄊ模┘哟蠖愂罩С至Χ取R诼鋵嵑棉r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現行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鼓勵龍頭企業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稅收政策,加大企業創新投入力度,鼓勵社會資金捐贈創新活動。對于龍頭企業從事國家鼓勵類的產業項目,引進國內不能生產的先進加工生產設備,可按有關規定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十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的季節性收購資金,要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加快辦理,切實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配套金融服務。農業發展銀行要繼續為符合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所需收購資金提供資金供給,對龍頭企業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給予貸款支持。農業銀行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對參與扶貧開發的龍頭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創新信貸擔保手段和擔保辦法,采取動產質押、倉單質押等多種形式,幫助龍頭企業解決抵押困難。農戶小額貸款在各方自愿的基礎上,可以由龍頭企業提供擔保,或者在明確責任、加強監管的前提下由龍頭企業承貸承還。探索和完善政府與銀行聯手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的區域合作模式。鼓勵和扶持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境內外采取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擴大融資。
(十六)加大出口支持力度。積極促進園藝、水海、畜禽等優勢農產品出口,鼓勵出口型龍頭企業建立質量可追溯系統,開展產品和生產體系認證。繼續完善農產品出口公共服務體系,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為農產品出口提供金融支持,增強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對出口型龍頭企業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積極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四、加強對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工作領導
?。ㄊ撸﹥灮l展環境。要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信息體系和質量標準體系建設。發展大宗農產品期貨市場,規范“訂單農業”,引導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龍頭企業簽訂產銷合同,完善合同內容,規范交易行為,提高合同履約率。大力倡導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建立健全信用制度,保護優質農產品的商標和品牌。探索建立省級以上龍頭企業的產品入市免檢制度。完善和落實全國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實現省際互通。嚴禁在農產品市場流通中的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行為,打破地區封鎖、部門分割和行業壟斷,逐步形成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大市場。要及時總結宣傳基層在培育龍頭、完善機制、發展中介、開拓市場等方面的典型經驗,營造有利于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
?。ㄊ耍└愫冒l展規劃。國家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制訂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已經制定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的地方,要根據新形勢的要求,進一步充實完善。還沒有制定規劃的地方,要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的制定,抓緊研究制定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
(十九)完善統計監測。要適應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形勢,建立健全農業產業化經營統計指標體系,及時準確地做好統計分析工作。要完善監測制度,采用科學、公正、公開的方法,加強對重點龍頭企業的動態管理,定期對重點龍頭企業運行情況進行監測評估,及時了解企業的經營發展情況,做到有出有進,不搞終身制,促進龍頭企業健康發展。
?。ǘ┘訌姽ぷ髦笇?。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已成為新的農業生產主體和經營層次,龍頭企業對整個農村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要認真研究產業組織發展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探索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和調控方式。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運用市場規律指導農業生產,駕馭多元化的市場主體,全面提高對農村經濟的宏觀指導和調控水平。各級農業、發展與改革委、財政、商務主管、人民銀行、稅務、證監會、供銷合作社等部門,要繼續重視和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各司其職,緊密配合,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康協調發展。
【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