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發〔2005〕14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
????為加強增值稅征收管理,總局決定除商業零售以外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將通過防偽稅控系統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商業零售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使用稅控收款機開具普通發票,增值稅普通發票將實行“一窗式”票表比對。為滿足增值稅普通發票“一窗式”管理,總局重新修訂了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申報表(詳見附件1),同時制定了《增值稅普通發票“一窗式”票表比對相關事項》(詳見附件2),現印發給你們。
????為實現增值稅普通發票“一窗式”票表比對功能,總局正在抓緊進行綜合征管軟件、防偽稅控系統和稅控收款機管理系統的修改完善工作,并將統一組織實施軟件升級工作。凡自行開發稅收征管軟件的地區,應根據以上要求制定相應的技術實現方案,積極穩妥地做好增值稅普通發票“一窗式”票表比對運行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如發現問題,及時向總局報告。
????附件:1.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
????2.增值稅普通發票“一窗式”票表比對相關事項
????附件1:
![]() |
填表說明
????一、本申報表適用于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填報。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銷售免稅貨物或提供免稅勞務的,也使用本表。
????二、具體項目填寫說明:
????(一)本表“稅款所屬期”是指納稅人申報的增值稅應納稅額的所屬時間,應填寫具體的起止年、月、日。
????(二)本表“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稅務機關為納稅人確定的識別號,即:稅務登記證號碼。
????(三)本表“納稅人名稱”欄,填寫納稅人單位名稱全稱,不得填寫簡稱。
????(四)本表第1項“應征增值稅貨物及勞務不含稅銷售額”欄數據,填寫應征增值稅貨物及勞務的不含稅銷售額,不包含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應征增值稅的不含稅銷售額、免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出口免稅貨物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
????(五)本表第2項“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含稅銷售額”欄數據,填寫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銷售額合計。
????(六)本表第3項“稅控器具開具的普通發票不含稅銷售額”欄數據,填寫稅控器具開具的應征增值稅貨物及勞務的普通發票金額換算的不含稅銷售額。
????(七)本表第4項“銷售使用過的應稅固定資產不含稅銷售額”欄數據,填寫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目錄中所列的、售價超過原值的應按照4%征收率減半征收增值稅的應稅固定資產的不含稅銷售額。
????(八)本表第5項“稅控器具開具的普通發票不含稅銷售額”欄數據,填寫稅控器具開具的銷售使用過的應稅固定資產的普通發票金額換算的不含稅銷售額。
????(九)本表第6項“免稅貨物及勞務銷售額”欄數據,填寫銷售免征增值稅貨物及勞務的銷售額,包括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目錄中所列的、售價未超過原值的固定資產的銷售額。
????(十)本表第7項“稅控器具開具的普通發票銷售額”欄數據,填寫稅控器具開具的銷售免征增值稅貨物及勞務的普通發票金額。
????(十一)本表第8項“出口免稅貨物銷售額”欄數據,填寫出口免稅貨物的銷售額。
????(十二)本表第9項“稅控器具開具的普通發票銷售額”欄數據,填寫稅控器具開具的出口免稅貨物的普通發票金額。
????(十三)本表第10項“本期應納稅額”欄數據,填寫本期按征收率計算繳納的應納稅額。
????(十四)本表第11項“本期應納稅額減征額”欄數據,填寫數據是根據相關的增值稅優惠政策計算的應納稅額減征額。
????(十五)本表第13項“本期預繳稅額”欄數據,填寫納稅人本期預繳的增值稅額,但不包括稽查補繳的應納增值稅額。
????附件2:
增值稅普通發票“一窗式”票表比對相關事項
????一、利用防偽稅控系統開具普通發票的“一窗式”票表比對內容
????用防偽稅控報稅系統采集的普通發票金額、稅額匯總數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10、16欄“小計”項合計的銷售額、稅額數據比對,二者的邏輯關系必須相等。
????二、利用稅控收款機開具普通發票的“一窗式”票表比對內容
????(一)一般納稅人
????1.申報表不含稅銷售額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1)《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欄“17%稅率”的“銷售額”乘以(1+17%),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2)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欄“13%稅率”的“銷售額”乘以(1+13%),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3)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欄“應稅勞務”的“銷售額”乘以(1+17%),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4)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10欄“6%征收率”的“銷售額”乘以(1+6%),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5)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10欄“4%征收率”的“銷售額”乘以(1+4%),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2.“一窗式”比對內容
????用稅控收款機管理系統采集的普通發票實際開票金額(正常票金額-退票金額,下同)與上述還原含稅銷售額加上《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第16欄“小計”項的銷售額之和比對,二者的邏輯關系必須相等。
????(二)小規模納稅人
????1.申報表不含稅銷售額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1)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第3欄“本月數”的不含稅銷售額乘以(1+征收率),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2)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第5欄“本月數”的不含稅銷售額乘以(1+征收率),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2.“一窗式”比對內容
????用稅控收款機管理系統采集的普通發票實際開票金額與上述還原的含稅銷售額加上《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中第7、9欄“本月數”之和比對,二者的邏輯關系必須相等。
????三、增值稅普通發票票表比對結果處理
????對防偽稅控系統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票表比對結果的處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申報“一窗式”管理操作規程〉的通知》(國稅發〔2005〕61號)的規定處理;對稅控收款機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票表比對的處理,總局將另行發文。
【政策解讀】: